在消化过程中,各类营养物质的分解是一个复杂且有序的生理过程,需通过消化道的机械消化、化学消化以及多种消化酶的协同作用,才能转化为可被机体吸收的小分子形式。以下是具体分解过程:
一、碳水化合物的分解
1. 口腔初步分解
参与物质:唾液中的 α- 淀粉酶。
分解过程:将食物中的淀粉(如米饭、面食)分解为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。
特点:作用时间短(食物在口腔停留时间有限),仅能分解约 5% 的淀粉。
2. 小肠内的分解
参与物质: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、小肠黏膜分泌的麦芽糖酶、蔗糖酶、乳糖酶。
分解过程:
胰淀粉酶将淀粉进一步分解为麦芽糖和麦芽寡糖。
麦芽糖酶将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;蔗糖酶分解蔗糖为葡萄糖和果糖;乳糖酶分解乳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。
产物:单糖(葡萄糖、果糖、半乳糖),可被小肠绒毛吸收。
二、蛋白质的分解
1. 胃内初步分解
参与物质:胃蛋白酶(需胃酸激活)。
分解过程:将蛋白质(如肉类、豆类)分解为多肽和少量氨基酸。
特点:只能破坏蛋白质的部分空间结构,分解程度有限。
2. 小肠内的分解
参与物质: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、糜蛋白酶、弹性蛋白酶,以及小肠黏膜分泌的氨基肽酶、二肽酶。
分解过程:
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将多肽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。
氨基肽酶从多肽链的氨基端逐步水解,释放单个氨基酸;二肽酶将二肽分解为两个氨基酸。
产物:氨基酸及少量寡肽,通过小肠黏膜吸收。
三、脂肪的分解
1. 小肠内的消化准备
参与物质:肝脏分泌的胆汁(不含酶,主要成分是胆盐)。
作用:通过乳化作用将大脂肪颗粒分散为微小的脂肪微粒,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。
2. 脂肪的酶解过程
参与物质:胰腺分泌的胰脂肪酶、辅脂酶,以及小肠黏膜分泌的脂肪酶。
分解过程:
胰脂肪酶在辅脂酶的辅助下,将脂肪(甘油三酯)分解为甘油、脂肪酸和甘油一酯。
少量脂肪可被肠黏膜细胞分泌的脂肪酶分解。
产物:甘油、脂肪酸和甘油一酯,其中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可与胆盐结合形成乳糜微粒,被小肠吸收。
四、核酸的分解
1. 初步分解
参与物质:胰腺分泌的核酸酶(包括 DNA 酶和 RNA 酶)。
分解过程:将食物中的 DNA 和 RNA 分解为核苷酸。
2. 分解
参与物质:小肠黏膜分泌的核苷酸酶和核苷酶。
分解过程:
核苷酸酶将核苷酸分解为核苷和磷酸。
核苷酶进一步将核苷分解为碱基(如腺嘌呤、鸟嘌呤)和戊糖(核糖或脱氧核糖)。
产物:磷酸、碱基和戊糖,在小肠上部被吸收。
五、其他营养物质的分解
1. 膳食纤维
特点:人体缺乏分解膳食纤维(如纤维素)的酶,因此无法被分解为可吸收形式,主要以残渣形式排出体外,但可促进肠道蠕动。
2. 维生素
水溶性维生素(如维生素 C、B 族):多以单体形式存在,可直接被肠道吸收,无需分解。
脂溶性维生素(如维生素 A、D、E、K):需与脂肪一同被乳化后,随脂肪的分解产物被吸收。
六、消化吸收的关键场所 —— 小肠
结构优势:小肠黏膜具有环形皱襞、绒毛和微绒毛,增加了吸收面积(约 200 平方米)。
酶的集中性:小肠内聚集了几乎所有种类的消化酶,且 pH 环境适宜(弱碱性),有利于营养物质分解。
吸收机制:单糖、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进入血液;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先进入淋巴系统,再进入血液循环。
0311-87088636
邮箱地址:boaiyiyuan955@163.com
客服号码:13717565176
公司地址:石家庄市新华区石清路88号汇君城商务中心D区3号楼